钢炼的世界观和其中的核心价值观都特别好,作为群像剧几乎每个人物都十分立体十分饱满。但是如果要是说钢炼有哪一点输给Jo(当然Jo也有输给钢炼的地方),那就是它缺乏了Jo(2-5部)主人公峰回路转的机智感。
我觉得钢炼的隐藏主旨里蕴含有一股“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歌颂和赞美人类的力量”的意味。瓶中人把生而为人的七宗罪从自身剥离,自以为更接近神,然而最后却输了——其实就是在辩证地讨论“这人为定义的七宗罪究竟是不是罪”吧。
牛姨给出的答案是——它们不是。
七宗罪既是坏的,可也是好的。正是因为身上有着这动物性的七个属性,正是因为有了欲望——食欲,贪欲,色欲,傲慢,愤怒,嫉妒,懒惰,人才得以为人,人才得以遵从自己的欲望生生不息地在大地上繁衍下去。
我觉得用“人类的赞歌”来形容一部作品的话,我更愿意把它送给钢炼。那些扎扎实实活着的人才是牛姨想要歌颂的对象。他们看似普通,他们没有谁是刻意剥离七宗罪而接近神明的存在,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他们不过是小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死不足挂齿——本该不足挂齿,但是他们却用生命书写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感谢牛姨编织的这个朴素而又深刻的群像剧。
生而为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