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诚之花晚钟的尼古拉

Categorized as 游戏评论

法兰捷斯卡和杨总都不是好东西。剩下三个都是好男人,我就不评价了。鲁迅说过,天下的好男人都是一样的,坏男人则各有各的坏(并没说过 我喜欢法兰捷斯卡是因为他足够聪明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万花丛中过,看似处处留情其实片叶不沾身。你要对他真心了,最后你自己迟早要受伤。 但是他和杨总又不同。杨总是一个只遵从自己欲望无恶不作的野兽。法兰捷斯卡则是无欲则刚,心若磐石,巧言善辩地伪装自己的真实心意。故作低调降低敌人的戒备心。任何人,哪怕是昨晚刚上过床的女人,只要阻挡了自己的前路,他都会一枪崩了对方。而且是,上一秒温柔地恭维对方,下一秒翻脸掏枪。 法兰捷斯卡是一个精准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故意压制自己的实力潜伏在众人之间,擅长交际,嘴上嘘寒问暖左右逢源实际内心目标坚定且对任何人都竖起高墙的人。他喜欢退居第二位,并且在暗中观察和揣摩所有人。在你没触及他底线的时候他什么都好商量,但是你一旦触及到他的底线(但丁),立刻会感到一堵无法通过的壁垒竖在你的面前。

火纹风花雪月

Categorized as 游戏评论

把青狮线、黑鹫线以及教会线通了。对于王子和皇女有这样的看法: 帝弥托利算是被初恋的女孩(艾戴尔贾特皇女)好好调教了一番之后终于懂得如何做一个王了。我不恨皇女,反而真心欣赏这个角色。 直到最后一秒王子还想和皇女和好。但是皇女的眼里早就没有他了。皇女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而帝弥托利的想法是停留在此刻的幸福就好。其实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当然站在上帝视角我更喜欢皇女的想法。但是如果站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皇女的做法就很不能让人接受。 站在人类社会当下发展的世界观角度来看,皇女血腥改革是推进人类向现代社会进步的正确做法。然而在他们那个尚且处于封建时代(神学和教会学说统治大陆的时代)又有谁能理解她呢。 给我感觉皇女是一个真正有想法,并且敢于放开手去干的人。王子不过是皇女搅动的整片大陆风云被迫卷入的受害者。不过王子是,不做就显得很平庸,但一旦被被迫卷入,开始真正做事,反而凌驾于皇女之上。王子论才智、政治敏锐度样样不如皇女,但他贵在为人宽厚,心中充满仁爱。那份仁厚让他得人心。如果说皇女是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厉害关系以及自身的强大实力迫使其他人为自己的理想的服务,那么王子则是用他性情里最感性的那份温柔让人们团结在他身边。

仗承的可爱

Categorized as 脑洞

说起来叔父甥还有一个可爱的点,就是仗助拼命想在承太郎面前显得成熟一点,但往往会显得更加孩子气。还自己吐槽自己又孩子气了。——明明是个平时在康一亿泰面前自信沉稳可靠的家伙,但是一到承太郎先生面前就分寸大乱,真是可爱死了。 

仗承脑洞(三)

Categorized as 脑洞

原作猎鼠——“稍等一下承太郎先生,您刚刚那是什么意思啊,让人非常不爽呢。刚刚可是我解决掉一只老鼠,虽然没有完美命中。”“行,那你拿两枚子弹。” 所以在床上我觉得应该是——“稍等一下承太郎先生,您刚刚那是什么意思啊,让人非常不爽呢。明明是我提出交往的,当然是我当上面的那个吧。”“行,那避孕套你戴好。”

仗承脑洞(二)

Categorized as 脑洞

1999年网络还不发达,看小黄片大概也只能去租DVD的店租碟回家看(其实现在日本也还有相关的店,甚至在东京涉谷地区还有)。 男高中生总是好奇心旺盛的,尤其在xing方面。亿泰跟仗助说放学之后要不要去他家看片,仗助说好啊。于是两人放学后就去了租AV的店门口,把身份证上的年龄用疯钻改成了18岁,偷偷摸摸溜进了店里。亿泰挑了好几张自己喜欢的AV光碟,仗助挑了挑了几张之后看到了一张封面看上去很像承太郎的GV,鬼使神差地就买了下来,悄悄塞进书包里。去亿泰家看完碟之后回到自己家里,等待半夜母亲已经入睡了,就爬起来钻到一楼客厅,悄悄把GV塞进DVD机里去,看了起来。里面那个很像承太郎(但不是承,只是很像而已)的人被人搞的时候他有感觉了,不由自主地一边幻想着承太郎先生一边自慰。回过神来手上已经沾满精液。 “呃,我怎么会对承太郎先生有那种想法……?!” 是个又混沌又迷茫的夜晚,以至于后来见到承太郎,都无法直视对方的双眼。

出胜脑洞

Categorized as 脑洞

“他可以做到为了拯救受害者的性命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我做不到。他爱的是所有人,而我爱的只有我自己——成为第一时风光无限的自己。这就是我输给他、或者说我从来都无法赢过他的原因。” 年仅三十岁就在职业英雄排行榜上排名No.1的英雄爆豪胜己在评价自己因公殉职的青梅竹马时,这样说道。 

仗承脑洞

Categorized as 脑洞

开过这种仗承脑洞:承是教授,仗是学生。仗第一次听承讲课之后就迷上他了。只要有时间就在下课找承问课程相关的问题,企图引起承的注意。 承因为看到仗很用心却总学不好(因为仗的心思全用在泡承太郎了,根本不是为了学习),就对仗格外关照,某次在仗助考砸后,承决定帮他补习一下功课,就说:“明天我有时间,来我家单独找我。” 仗助就带着避孕套去他家了。在承家里掏出避孕套的时候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fsn hf movie版水

Categorized as 漫画/动画评论

看了蘑菇和须藤对于樱理解的差异性。 我不觉得蘑菇和须藤的解读差异是男性和女(?)性的解读差异。只是原作和ooc同人的解读差异而已。当然,我更喜欢原作的设定。我就是喜欢正直温柔的男主为了救被世界抛弃堕入黑暗的女人而抛弃一切正义,成为她一个人的“正义的伙伴”的桥段。 一个人因为自己是不是处女而自卑和一个人因为自己过去被迫作恶而自卑,是两种不同的格局。前者纠结的是“自己是否还是个‘值钱’的女性”,后者纠结的是人生而为人的道德认同感……个人感觉须藤的理解真真降低樱的格局了。

选文口味

Categorized as Uncategorized

不针对任何人,聊一聊自己的选文口味。 我不喜欢任何带abo设定、paro、无理由性转(比如承太郎遭受替身攻击性转成女性可以接受,但承太郎在同人文里的设定本身就是女性就不能接受)、年龄操作、与原作设定违背或出现明显矛盾的文。

也来谈谈神父线

Categorized as 游戏评论

(1) 加比说过小麦:“只要是奥古斯特神父说的话,麦克尔就不分对错的照单全收。” 那个时候小麦还没意识到自己喜欢神父,大概表线三人也没有人能让小麦在尚未意识到感情的时候就变成这样了吧。 (2) 捉奸现场小麦听到亚伯称呼神父“路西法”之后看到两人在一起,第一句话不是“你竟然就是路西法?”这个他一直追寻的事情,而是气急败坏和所有捉奸现场的正牌男友一样:“你们什么时候搅在一起的!?” 小麦一直在口是心非,想要独占神父,嘴上从不承认。“一起做很舒服的事情”了好多次一次都没主动承认过自己对神父的感情。 神父线里,感情方面他的身体永远比他的嘴诚实。(没有指责小麦的意思,毕竟神父渣也是真的。就是想说小麦这条线其实也喜欢得很深) (3) 表三线神父全都杀了亚伯,因为游戏设定是“三条预言全部都会实现”。尽管表三线小麦爱了别人,神父也做不到允许自己爱上亚伯。在“爱上亚伯”这个预言被实现之前,他选择了杀死对方。 里线神父对小麦说他只爱小麦一个人是真心话。但是在该线麦克尔视角下,神父的行为就是背叛。但是纵观全作,神父应该是用和对待小麦相同的手法用肉体拴住亚伯,让他替自己搞定校长放任自己在学校里继续主持结社。“亚伯是使魔,不是爱人”的说法不是骗小麦的。 但是对于小麦,神父最后递出的毒酒是特意没有放入致死量的毒药的。就算是相邀共同赴死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想要杀死小麦。 神父对小麦的爱也是真的。 (4) 在结局时,分别多年的小麦再次见到马上就要死去的神父时,对神父的 第一个定位是“我仰慕的、爱开玩笑而随和的教师”, 第二个定位是“崇拜恶魔的结社头目”, 第三个定位是“我虚假的恋人”, 第四个定位是“间接导致我全家灭门的仇人”。 在“恋人”这个定位之前,就已经是“仰慕的人”了,这个是小麦单方面对神父的定位,所以我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在之前仅仅以普通师生关系相处的四年里,小麦对神父的好感度应该一直都很高吧。 最后小麦说出“我不原谅你”的时候,回忆起死去的父母和妹妹,于是他双手掐在神父的脖子上,感慨这么多年来记忆的碎片还是没能让他忘却仇恨。然后画面一转,小麦回忆起那个一同饮下毒酒的月夜,松开了掐住神父的双手,说:“但是,我原谅你。”(这里日文原文是“我不原谅你,但是,我原谅你。”也就是「⋯⋯僕はあなたを許さない。でも、僕はあなたを許す。」汉化组翻译的时候刻意改成了“我无法原谅你,但是,我宽恕你。”我按照日文版来的。因为希望更忠实于原作的意思) 虽然小麦说出“我原谅你”的心境被作者留白处理,但我觉得,台词和CG的对照已经说明了一切。不原谅和原谅,爱和恨。无法原谅是因为恨,那么原谅则是因为爱——那个月夜心意想通时的深刻感情。 (5) 结局收回了伏笔的约定,小麦曾在小时候对神父说过,要成为牧师,帮他驱赶心中的恶魔。所以才有了结局的最后一面:成为牧师的小麦最终赶赴临死前的神父的医院,完成了最后的告别。 但其实小麦早就已经驱散了神父心中寄宿的恶魔。在饮下毒酒两人前往精神世界的那片龟裂的大地上小麦最终触碰神父的手时,神父身体里寄宿的恶魔就已经被驱散了。因为,结局小麦双手掐在神父脖子上的时候,有一句话形容神父的脖颈是,能够感受到肌肤的温热。 之前许多次两人开车的描述都写了,神父的皮肤如此冰冷、没有体温。游戏里也给出过设定:恶魔的体温低。也就是那时的神父的心还被恶魔所寄宿着。 所以其实最后一面时神父的体温已经回归了,恶魔早就驱散了。何时驱散的?应该就是最后两人以米歇尔和路西法身份在那个奇妙的梦境中时驱散的。 然后再说到他成为牧师。 在喝毒酒被救起的第二天早上,拉萨拉斯神父问小麦今后的打算。小麦坚定地说,要成为牧师,成为像父亲一样,像许被人爱着的人一样的牧师。这其实是在完成和奥古斯特的约定——因为小麦和他约定会成为牧师,驱散神父心中的恶魔。 对于麦克尔来说,即使神父死了(其实没死),约定也还是约定。他就是有这么地爱着神父。后来果然用了接下来的人生去履行这份约定,用生命去完成这份爱。 最后虽然只是一个徒有形式的完成约定(因为前文说过,恶魔已经被驱散),但是这份爱传达到了神父心中,所以才有的在小麦离开之前,神父流下了眼泪。 (6) 小麦最后原谅神父,甚至愿意陪神父一起结束性命,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在追求的“两人心意相通”的愿望终于达成了。当他发现神父掩藏在堕落人格之下的感情竟然是那么的纯粹的时候,当他发现表面上作恶多端的神父心底里比谁都虔诚一心企盼着自己遭受制裁的时候,他回应了神父。无数个细节都透漏出神父的三层人格。表层是做给大家看的温柔好说话和学生打成一片的神父,中层是恶魔,里层是最初那个赤诚的青年,只是这青年因为自己在战场上的行为陷入了迷惘,给恶魔以可乘之机,钻入了他的灵魂。 神父的三个人格是相辅相成的,不是你和他走近之后他才会显露出里层人格。而是三层人格一直是以同时呈现给小麦的。所以这个人看上去特别难琢磨。有的时候他的赤诚话语能够打动小麦的心扉,让小麦情不自禁被他吸引;有的时候却又让人感觉这人没有心,只追求愉悦,而且这种愉悦是“以伤害他人为乐”的愉悦,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不容分说的S气息;也有的时候会觉得他温柔贪玩和学生打成一片,有着纯真的一面…… 小麦呢,你以为他只被神父的纯真面吸引了么?你以为他只被神父和他相同的遭遇吸引了么?其实小麦被神父的三重人格全部吸引了。他被展露恶魔一面欺负、凌辱他的神父吸引,于是便有了没完没了的“一起做舒服的事情”之后的悔恨却还要继续下去。可是他也依然被神父温柔具有同理心的一面吸引,否则谁整天做完没羞没臊的事情之后还在因为心意没有相通而难过、谁会仅仅因为被神父当作倾诉心事的对象而快乐得春心萌动啊。 他想要得到全部的神父,所以,既然神父不肯给他自己的心,他就暂时先得到神父的肉体。神父的感情线更接近于前半程肉体相通,后半程心灵相通。到最后的月夜小麦听到神父的“这十年来你一直在救赎我的只有你,除了你,还能有谁同我共赴死亡?”之后选择和神父共赴死亡的时候,潜意识里抱着的,是“已经得到了他的全部,人生至此足矣”的感觉。既然肉与灵的结合都已经完成,那么,共同赴死也是一种因缘既定的结果,是对这份感情的一种最美的诠释和结局。 所以那时寻死,不是周围人比如拉萨拉斯神父眼中的受骗上当受到洗脑而选择和神父一起死,而是怀揣着一生所期待的感情都已经得到了的无憾感而选择的同死,类似于“我用了三个月,将我一生的感情全部谈完,自此之后,我活着,便不再会有爱情”的感觉。 (7) 救赎是因为爱。 之前谈了很多麦克尔对奥古斯特神父,这回也来谈谈奥古斯特对麦克尔: 我个人觉得亚伯对麦克尔说的话基本是出于情敌立场说出的话,不可以全信。——你的情敌当然是希望挑拨离间你和你男朋友的关系了,因为他想要独占你的男朋友嘛。很多事情从神父口中说出来一个样,从亚伯口中说出来另一个样子。the gift的特典里神父的日记上说他觉得麦克尔这么快就对他顺从成这样让他感到很烦躁,大概给人的感觉是他想要寻找新的方法欺负麦克尔,但绝不是厌倦了麦克尔打算不再理他。但是亚伯当时跟麦克尔说的是神父已经厌倦他麦克尔了。(而且麦克尔自己听了确实也很受打击) 说到我觉得神父喜欢小麦的细节其实更多的是在他们xxoo的时候?比如第一次湖畔小屋里帮小麦口的时候,有一个细节是,小麦数次在神父口中*喵喵喵*,但是神父毫不犹豫地全部都吞咽下去了。(我好重口啊掩面)。这里给人的感觉是神父真的很喜欢他,喜欢到连小麦的*喵喵喵*都一滴不剩地全喝了。(掩面) 还有,最开始两个人*喵喵喵*的频率还挺低的,但是随着他们彼此之间的熟悉,渐渐地就变成了白天干完都还不够,晚上也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对方。原作里形容了好几次,夜里神父在巡夜的时候会追到小麦床上,在周围人的鼾声中帮小麦口。我感觉神父他也被小麦的样子迷住了。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在即便在晚上也想见到他可爱的“恋人”的可爱样子。完全就是陷入热恋之后的“怎么看都看不够”的模式啊www 两个人一起饮毒酒的结局,神父发出邀请,小麦答应一起赴死之后,神父非常高兴。然而从结局来看,神父并没有让小麦陪自己一起死的打算。所以那时神父高兴的是小麦对自己有这份心。他只要知道小麦爱着他,就可以独自背负着自杀的罪名,欣然选择死亡。对于小麦来说,得到神父的真心,那么即便是赴死也没有关系(我前文里提过)。同样地,对于神父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要你(麦克尔)还爱着我,那么哪怕是背负着自杀的罪名死去,我都是快乐的。” 这不是爱,又是什么呢。 我通完这条线完全没有犹豫过神父爱不爱小麦这个议题。而是直接强烈地感觉到,神父和小麦对于彼此之间的爱,已经纯粹到这种地步了啊。 理解神父的话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自己厌恶自己、自己不接受自己、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爱情、苟活于世苟延残喘、是个应该被神制裁的怪物。(但是迫于基督教教义他无法自杀,所以才一直活了下来) 他把小麦当作是他的光。他爱着的是小麦身上的神性,尤其是在苦难中的浴火重生。小麦越是坚强地面对人生,越是不屑和鄙夷罪恶,他越是喜欢小麦。他爱着的是自己借助现实世界虚构出的完美小麦,他忘记了实际上小麦不过是个少年,也会和一般人一样沉溺于情欲。 结果就是,他爱着精神上理想的充满神性的少年,实际上肉体上疼爱的却是个食人间烟火的小麦。 所以神父精神世界里爱的是神性的小麦,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称呼小麦为“我的天使”。但是肉体上蹂躏的是人世间的普通少年,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麦一直跟神父说“我不是米迦勒(大天使),是麦克尔”。 人们谈恋爱总是会爱上想象中的对象,而不是真实的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当荷尔蒙水平下降之后、对对象幻想的迷雾打破之后,很多人会陷入失望,以“我从没想过你居然是这样一个人”为由头,看对方怎么都不顺眼,进而和对方吵架。只因为对象的形象和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形象不一样。 但是,就算神父爱着的是想象中的小麦,现实中的小麦还是让他动心了。所以你会看到他日记里记录了好多他帮小麦*喵喵喵*的细节(真变态啊这该死的神父),而且还写了好多对小麦心态的猜测以及他“十分期待第二天的见面,看我可爱的天使有着怎样的表情”。小麦害羞的样子他也全都记录在案了(痴汉吧他) 他想象中的小麦如神灵般美好,而他实际感受到的小麦比他想象中神性的小麦更符合他的心意。现实中的小麦会害羞、会跟他发脾气、会想着他自未……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又怎能不心动。这也就有了他日记里记录不完的对于小麦在做很舒服的事情时延绵不绝的爱意。 他一方面憧憬着他的小天使的神性的光辉,渴望着小天使属于他自己,一方面又十分“想当然”地认清了现实——这样的天使又怎么可能属于我这个怪物呢。所以只停留在肉体上,绝不吐露真心。对感情不抱希望,也就不会失望。我和你从一开始就只是肉体上的爱情,所以哪怕失去了,也就只是失去肉体。 但即使是这样,神父和小麦开始之后,有段时间每天夜里潜入小麦宿舍,在小麦室友的鼾声中,伏在小麦的床边/钻进小麦被子里给小麦口。再结合神父的日记(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