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家的反思》
我那时写那篇仗承仗同人文《回家》之后觉得,承太郎不会那样把一份根本不可及的感情惦念一生的。他会偶尔想起,但绝不会一直记挂心头。 我诚然比谁都希望承惦念仗一生,可是,我有限的阅读经历和有限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他不会。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曾道出男女感情问题的本质差异,一个女性可以一天24小时地思考她的爱情,可是男性只会花1/5乃至更少的时间去思考。那,我让承太郎在繁忙的学术和斗替身使者的生活重复十年后还惦念着杜王町的仗助,这合适吗。
10 results found.
我那时写那篇仗承仗同人文《回家》之后觉得,承太郎不会那样把一份根本不可及的感情惦念一生的。他会偶尔想起,但绝不会一直记挂心头。 我诚然比谁都希望承惦念仗一生,可是,我有限的阅读经历和有限的人生阅历告诉我他不会。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曾道出男女感情问题的本质差异,一个女性可以一天24小时地思考她的爱情,可是男性只会花1/5乃至更少的时间去思考。那,我让承太郎在繁忙的学术和斗替身使者的生活重复十年后还惦念着杜王町的仗助,这合适吗。
微博发这篇总结收到了一位姑娘的长回复很受感动,所以lft也发一下——18年写的仗承文的总结。 最初叔父甥猎鼠那段打动了我,仗助期待在承太郎面前表现,期待承太郎表扬他的样子以及承太郎毫不犹豫地把性命都交给他(以示自己的信赖)的样子真的太棒了!——然后就掉入了叔父甥的大坑。 看完四部就忍不住翻了一波太太们的仗承文。锁骨太太的《一个人的暴风雨》(已删)真的是太妙了。我一个人捧着手机在被窝里一边看一边傻笑,决定自己也写一篇。就查了一下承太郎的后续剧情……
说起来叔父甥还有一个可爱的点,就是仗助拼命想在承太郎面前显得成熟一点,但往往会显得更加孩子气。还自己吐槽自己又孩子气了。——明明是个平时在康一亿泰面前自信沉稳可靠的家伙,但是一到承太郎先生面前就分寸大乱,真是可爱死了。
原作猎鼠——“稍等一下承太郎先生,您刚刚那是什么意思啊,让人非常不爽呢。刚刚可是我解决掉一只老鼠,虽然没有完美命中。”“行,那你拿两枚子弹。” 所以在床上我觉得应该是——“稍等一下承太郎先生,您刚刚那是什么意思啊,让人非常不爽呢。明明是我提出交往的,当然是我当上面的那个吧。”“行,那避孕套你戴好。”
1999年网络还不发达,看小黄片大概也只能去租DVD的店租碟回家看(其实现在日本也还有相关的店,甚至在东京涉谷地区还有)。 男高中生总是好奇心旺盛的,尤其在xing方面。亿泰跟仗助说放学之后要不要去他家看片,仗助说好啊。于是两人放学后就去了租AV的店门口,把身份证上的年龄用疯钻改成了18岁,偷偷摸摸溜进了店里。亿泰挑了好几张自己喜欢的AV光碟,仗助挑了挑了几张之后看到了一张封面看上去很像承太郎的GV,鬼使神差地就买了下来,悄悄塞进书包里。去亿泰家看完碟之后回到自己家里,等待半夜母亲已经入睡了,就爬起来钻到一楼客厅,悄悄把GV塞进DVD机里去,看了起来。里面那个很像承太郎(但不是承,只是很像而已)的人被人搞的时候他有感觉了,不由自主地一边幻想着承太郎先生一边自慰。回过神来手上已经沾满精液。 “呃,我怎么会对承太郎先生有那种想法……?!” 是个又混沌又迷茫的夜晚,以至于后来见到承太郎,都无法直视对方的双眼。
开过这种仗承脑洞:承是教授,仗是学生。仗第一次听承讲课之后就迷上他了。只要有时间就在下课找承问课程相关的问题,企图引起承的注意。 承因为看到仗很用心却总学不好(因为仗的心思全用在泡承太郎了,根本不是为了学习),就对仗格外关照,某次在仗助考砸后,承决定帮他补习一下功课,就说:“明天我有时间,来我家单独找我。” 仗助就带着避孕套去他家了。在承家里掏出避孕套的时候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承太郎嘛,我觉得应该属于非常自持的人。但你如果说他不肯袒露真心也不是,这人又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坦荡,他对仗助对徐伦对康一对波波的好,真是一点架子都不带的好。可是你分明又能感觉到他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感。
出小说本是因为认识了七八年的写手同好都出过本了,而我还没有出过一个本子,所以就很任性地想要尝试一下。也因为非常非常喜欢仗承这个CP,所以想写一个原作背景下关于这两个人的故事。这两个原因结合在一起,就有了出仗承小说本的想法。